镉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,熔点320.9℃,沸点765℃,密度8650 kg/m3。有韧性和延展性。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并失去金属光泽,加热时表面形成棕色的氧化物层,若加热至沸点以上,则会产生氧化镉烟雾。高温下镉与卤素反应激烈,形成卤化镉。也可与硫直接化合,生成硫化镉。镉可溶于酸,但不溶于碱。镉的氧化态为+1、+2。氧化镉和氢氧化镉的溶解度都很小,它们溶于酸,但不溶于碱。镉可形成多种配离子,如Cd(NH3)、Cd(CN)、CdCl等。
环境监测中测定镉的方法有:原子荧光光谱法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、双硫腙分光光度法、阳溶出伏安法和示波谱法等。
2011年受日本东北部地震的影响,日本境内几个主要的镉生产基地暂时关闭,2012年日本相关企业的逐步复工促进了**镉产量的增长,据统计2012年**镉产量为2.3万吨。
镉与它的同族元素汞和锌相比,被发现得晚的多。它在地壳中含量比汞还多一些,但是汞一经出现就以强烈的金属光泽、较大的比重、的流动性和能够溶解多种金属的姿态吸引了人们的注意。镉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锌少得多,常常以少量包含于锌矿中,很少单成矿。金属镉比锌更易挥发,因此在用高温炼锌时,它比锌更早逸出,逃避了人们的觉察。这就注定了镉不可能先于锌而被人们发现。
环境工程领域中的镉绝大多数淡水的含镉量低于1微克/升,海水中镉的平均溶度为0.15微克/升。镉的主要污染源是电镀、采矿、冶炼、染料、电池和化学工业等排放的废水。
镉会对呼吸道产生,长期暴露会造成嗅觉丧失症、牙龈黄斑或渐成黄圈,镉化合物不易被肠道吸收,但可经呼吸被体内吸收,积存于肝或造成危害,尤以对损害为明显。还可导致骨质疏松和软化。